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网游小说 > 立鼎1894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0150/

第二七九章 造反倒计时(2/2)

卖文物的事儿,清廷却要通过官方进一步的查证。以他们的尿性,如今还存活下来的周家其他人,下场可想而知。

公审结束之后,就是公开处决。

原本按照中国文化,一般要等到秋后问斩的。冬春之际,生而不杀,这是天地的规律。

洋人却没那么些讲究了,他们只想着赶紧弄利索了省的碍眼。再整下去,天知道还能把谁给牵扯出来,弄成大丑闻就不好玩了。

于是在审判结束后的第二天,在海河边上,至少几万民众的围观之下,临时搭建起来的绞刑架把周子清和两名帮凶跟肉干似的挂了上去。

整个审理过程全部开放,每一处进展都由报纸及时向外面公布,一时间导致的热闹,居然把光绪颁布《上谕》闹出来的风潮生生压了一头。

这又让年轻的皇帝一阵恼怒发作:“以朕堂堂天子至尊,如此干系天下存亡之大事,居然不如区区一介杀人未遂的案件影响大。当真岂有此理!那些人还有没有天良?他们心里头到底有几成是装着大清?”

李鸿藻只好宽慰:“非是众人不肖,实乃朝廷在宣传一事上落后于他们。如今天下万民已经习惯了看报纸听消息,国家大事他们又不懂。”

光绪只好摇头叹气:“如此正要变法改良,方能令亿万黎民百姓懂得君臣大义,国家大计!”

说完了,他忽然想起来,这些话貌似都是杨浩说过八百遍的。天下民众只喜欢那些野史轶闻,市井故事,朝廷大事之类的,自古以来都是读书人的专利。本朝更是谁敢妄言就把脑袋看下来,甚至抄家灭祖。几百年了,谁特么还关心你鼓捣啥玩意?反正弄来弄去老百姓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为什么关心杨浩?杨大老板提供无数的就业岗位,弄出无数的工厂让人有机会养家糊口,做得比你朝廷好了八百倍。如今杨先生摊上事儿了,俺们不关心能行么?

所谓人心向背,就是如此。

另外还有一个要命的后果,因为周子清是《大清政报》的记者,此番算是把这份政府喉舌给彻底臭了名声。原本发行量就不怎么高,如今再怎么爱国的书生们也甚为不齿,拒绝购买。

原先在里面供职的人纷纷辞职不干,光剩下一帮清流们坚持编辑,却也只能弄出来强派给各地官方机构---这跟邸报有什么区别?

也无怪光绪叹气了。杨浩弄点东西都能成功,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看着,还捧场叫好。朝廷弄出来的正事却没人搭理,就一帮举子和官员在闹腾,各国虽然也表示乐观其成,可毕竟没有外面的热闹,他心里头就觉得不对劲。

因此就对杨浩越发的嫉恨。

1895年的1月,天津新军开始加紧编练,在督办军务处的大力协调下,一批新兵在春节前后征集起来,一些天津武备学堂出来的精英纷纷加入进去。这回也不搞什么试探了,一出手,就是两万人的编制规模。

清廷的行动目的昭然若揭,杨浩发出慨叹:“看来我们也得加快速度了,不过想要跟我们比素质和兵力?大清国还是差了点!”

1895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六,金州新军突然北上,三天之内攻破海城,迫退日军第三师团。期间不断收拢清军溃兵、就地征集团练,补充第一师的缺额编制。

与此同时,另一个步兵师的力量也悄然从多个基地加速训练。

清廷和杨浩之间的战争阴云,越积越厚,一触即发!

ps:ps:祝大家节日快乐!r655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二七九章 造反倒计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