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01825/

第068节 特种兵(2/3)

安国发去一封电报,让他用重金聘请五十名技术最好的德国狙击手教官来中国,来第918团、第128团帮蒋纬国把部队里的神枪手们进一步打磨雕琢成真正的狙击手,同时跟德国那边进口500支配带光学瞄准镜的毛瑟98k狙击步枪(该枪最大有效射程1500米,经过训练的狙击手用这款狙击枪在300米内可以轻松把目标爆头,在米内可以有十足把握击中目标的胸腹部。)。

蒋纬国知道,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是一个很落后的农业国,日本虽然算是一个工业国,但工业水平和工业规模并不算很强大,日本跟苏联、美国交手后,马上就被打得找不着北了,中日战场的模式跟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是不同的,比如拼刺刀,美军基本不跟日军拼刺刀,德军、苏军也不怎么拼刺刀,但中国军队和日军却还频频地爆发大规模的白刃战,因为美军、德军、苏军的火力都非常强大,三国工业水平非常高,中日两国都不高(日本低,中国更低),因此在战术问题上必须要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美国、德国、苏联,可以用成千上万架飞机玩战略大轰炸,可以用成千上万辆坦克玩闪电战,日本可玩不起。德美英法三国在上次世界大战里的战争模式是堑壕战,双方挖战壕、挖地道,眼下,这几大国都肯定不搞这套战术了,因为落伍了,但中日此时开战,堑壕战仍然是非常有效的战术。说白了,中日战场模式就是上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模式,中国没有成千上万的飞机和成千上万的坦克,日本也没有(日本工业虽然比中国强大,但大部分工业资源都投入海军里了,所以日本陆军在装备上并不是很强,连冲锋枪都没有)。东方在打仗上要比西方落伍二十年以上。在接下来的中日战争里,狙击手会是非常有价值、有作用的一个兵种,蒋纬国没办法给国军培训出成千上万的狙击手,但给自己部队培训出几百名狙击手还是可以做到的。德国的狙击手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后世电影《兵临城下》正是其最好证明,实际上,二战中的德军狙击手不如一战中的德军狙击手,一战中,德军与英法联军厮杀于西欧大陆,那时候,轰炸机没有诞生,坦克也没有正式登场,重炮对躲在堑壕里的双方军队杀伤力有限,所以德军和英法联军都修建了万里长城般的无数堑壕,双方用堑壕来阻挡敌方的攻击,同时绞尽脑汁地想要突破对方的堑壕防线,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发明了坦克,德国人则使用重机枪群、毒气弹、狙击手等新战术,那时候的德军狙击手才真正地大显身手、大放异彩,被英法联军称为“看不见的魔鬼”,狙击手这个兵种因为实战需求而得到了十足的进步,而一战结束后,各大国几乎都忽略了狙击手的作用,德国在二战初期靠的是闪电战来获胜的,更加认为狙击手已经毫无作用,直到在苏德战争里吃够了苏军狙击手的苦头,才不得不临时抱佛脚。眼下的德国虽然在重整军备,参加过上次世界大战的德军军人都得到了重用,但狙击手反而却不受重视,很多在上次世界大战里家喻户晓的德军狙击手此时要么默默无闻要么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戴安国很轻松地就完成了蒋纬国交给他的这项任务,聘请到了五十名在上次世界大战中杀敌成绩都超过五十人的德国老狙击手军人来到中国,担任第918团和第128团的狙击教官。

“哎呀!差点儿忘了一个人!”蒋纬国在思考着狙击手的问题时灵光一闪,他一拍脑袋,然后转头,吩咐杨梅,“发封电报给陈嘉庚老先生,让他在澳大利亚帮我找一个人。”

杨梅离开后,蒋纬国叫来孙涛和翁勇:“老孙、老翁,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纬哥,啥任务?”两人都很好奇,也都踌躇满志。

“给我去招人!”

“招人?我们这两个团都差不多一个军的人数了!还招?”

“不是招普通士兵,我要招的是特种兵。”

“特种兵?啥是特种兵?”孙涛和翁勇都一头雾水。

“这个…好吧,我想组建两个特务连。我爸侍卫队,你是知道的,你也是来自侍卫队的。侍卫队当然是精锐了,但侍卫队的任务是保护我爸,我需要的是要投入实战的精锐。我需要一种老兵,身怀绝技、实战经验丰富、枪法准、用刀什么的也非常厉害,并且还要胆大包天、不怕死,就是那种亡命徒式的狠角色,但要听指挥,服从命令,怎么说呢,就是一个人孤身对付十个日本兵,不但毫无惧色,还要有本事把十个日本兵统统都干掉,你懂我的意思吧?”

孙涛和翁勇听得恍然大悟:“懂了!”

蒋纬国点点头:“你先初步地在我们两团里找找,然后去南京一带其它部队里找,接着再扩大范围找,全国几百万军队,这样的人肯定有不少,但肯定也不多,万中挑一有点夸张,但千中挑一是肯定的。遇到这种人,你告诉他,来我这,我开他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的薪饷。”

“哇!这么多?”孙涛吃了一惊,“我一个月才五十块!”

翁勇道:“我一个月才四十块。”孙涛是上尉,翁勇是中尉。

“废话!我一个月也才五十块!”蒋纬国甩手签了一张十万块的支票,“这样的人是人才,你们给我不择手段地挖到我们部队来!时间,给你们三个月,记住,挖人的原则是宁缺毋滥,不要滥竽充数的货色,名额两三百吧!”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068节 特种兵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