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乱世评弹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15831/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声调?(2/3)

恢复如常,双目又是微闭,但脸上的讶异之色却未去。

“哎?”钱鼎章顿时心说不妙“妈的,这调子听上去怎么那么怪异,一三五是唱的,但二四六却是用一种介于演唱和吟诵之间的方式来演绎,这tmd什么鬼?”

再斜眼看,钱逊之也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心中顿时越发紧张起来脑子也飞速转动“尼玛,这到底是几个意思?上辈子书场没少去,录音没少听,怎么也听到过这个唱段,不对,类似的唱腔完全没有印象,找不到任何相似。”

此时杨斌奎依然唱到“备弄遇见恶梅香”

过门……

吟诵“抢去金钗夹嘴舌”

过门

唱“岂止言语不相符”,

过门

吟诵“主仆通奸虚作实”

“哎呦,我日你大爷,杨叔救我……”钱鼎章忽然想到什么顿时浑身一激灵,脑子也脱线台上的杨斌奎赫然成了一个身穿白大褂带着金丝边眼镜的磁暴步兵……

“等等等等……”钱鼎章晃了晃脑袋,将自己从幻觉中拉出,又快速回忆了下几句唱词,心中的草泥马群便又大肆奔腾起来“还真是显手段啊,老杨算你狠,这样不太好啊,传说中的入声调都被你翻出来,牛逼,牛逼,社会,社会”

扶额而叹“难怪从来没听过,这玩意从蒋月泉开始就不唱了,嫌效果不好,还不好唱,唱起来也是得不偿失,索性就废了,一代宗师带头革新之下,自然被扫入历史垃圾堆,没想到今天竟然有幸听到,倒是奇遇一桩。”

弹词的唱词一般都是两句一联,字数多为七字,也可适当增减,但和古诗词类似的是在平仄格律上,上句以仄声收尾,下句用平字归韵。

平仄是汉语拼音音调的古代叫法,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又统称为仄声,仄者,曲折不平也。

现代汉语沿袭了这个分类同时又将第一声平又细分为阴平和阳平。

如此古今二者的对应关系便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剩下一个入声却不见对应。

受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和满文影响,到了近代,北方汉语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入声和尖团音等古代汉语的发音特征,所以在制定标准普通话时索性将原本的入声字直接归入一二四声中。

但入声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依然在日常使用中,比如粤语中那个句“冚家铲”的冚就是入声,北方读者崔次无法理解的话,可以找个同性别吴语区的朋友,让他们说一或者七,同时将手放在他们喉咙口感受一下声带的震动(你们找异性也行,但别说是我教的),入声很轻,声音在喉头发出并不经过口腔的扩音,或者那句典型上海话“册那”也是入声。

回到弹词上,也就是说上句一般第三第四声结,下句以一二声收,《宫怨》中“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中的香字唱起来就是一个长长的第三声。

但杨斌奎唱的这阕却是少见的邪门作品,一三五用的是平收,二四六等下句结尾皆以入声字结尾,因为入声“短而促”是无法套腔上去的,所以只能采取近乎吟诵的方式来表现。

是不是编书先生吃饱了饭没事情干,纯粹玩音韵游戏呢?也不是,恰恰相反,《沈方哭更》中共有四段入声调,体现了弹词编演的精巧之处。

这段书是说书童沈方在误信主人沈君卿已死,又被污蔑主仆通奸后,逃出沈府流落到常州沦为更夫,这天夜里一边打更一边思念自己曾经的主人,而沈君卿实际上未死反而高中后被派往苏州任巡抚,此刻船至常州正靠码头休息,听着夜晚的敲更声也不由得想念起自己的书童沈方。

试想万籁俱寂之下,二人一在岸,一在舟,相互思念,四段唱中一人二段,中间便以“哔哱哔哱哔哔哱”的更声相继,这既是二人思绪之缘起,也是连结主仆的纽带,将二人各自的内心独白串联而起,推向听客,而“哔哱哔哱哔哔哱”的更声又增加了整段书中静夜思人的环境烘托。

因为这“哔哱”声都是入声字,书坛前辈们便创造性的发明了“入声调”这种非常体现声音氛围而跳出常规的唱腔,想到这儿钱鼎章心中一片感慨“后来都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服从于内容,没想到这个时代的老艺人们虽然不懂如此高深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倒是遵循的紧,宁可反平仄,也要贴合书情,唱服从于说被他们真是做到了极致。”

实话实说,不算特别难唱,但乱七八糟的限制却很多,需要注意的都是琐碎处。

首先,一句唱,一句说,音量控制上就容易出偏差,唱和说调用的声带部位并不一致,如果用同样力量的话很容易造成一句响一句轻,而先生在台上则要做到两句音量差不多,其间的门道技巧和对声音控制的能力自不待说;

其次,唱不算太难,这说如何处理?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小和尚念经,用力过头后又会变成西洋朗诵,后者莫说弹词老先生就是钱鼎章也是受不了那种声情并茂式的抒发,毕竟是国人对待感情向来以含蓄内敛为上。

还有,入声发音就卡在喉头,喷不出喊不亮,用来反映夜晚安静的环境和人的忧思固然是好,但一句话七个字,到最后声音明显低下去,要如何处理才能使之不突兀,产生整体融合,又是关子诀窍所在,当然这些说白了都不是特别难,但放到一起也足够让一般说书人抓耳挠腮。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声调?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