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说说十六国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58082/

痴人说梦:胡夏渐盛(2/2)

法。当然,营造都城和铸造兵器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必然有工匠会死于这些浩繁的工程之中,但是用自相矛盾的方法来残酷的对待这些工匠,是有些脱离实际的,因为在一个政权中工匠的数量是有限的,能工巧匠更是凤毛麟角,用自相矛盾的残暴方法来残杀工匠,只会让这个政权不得人心,使这个政权很快陷入灭亡的境地,而胡夏政权却没出现迅速灭亡的情况。甚至说在这一时期,其内部都没有发生暴乱的情况。这足以说明赫连勃勃所做的这一系列工程虽然劳民伤财,但绝对没有出现用自相矛盾的残酷手法杀害工匠的事情。对于史书的这种记述,我认为是后世史家参考了春秋战国时期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出处,其为了说明匈奴铁弗部建立的胡夏政权对于关中地区占有的非法性,而杜撰出来的。在历史的现实中,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太小了。实际上,历史上的历代王朝对于工匠的态度其实是很高的,尤其是游牧民族对待汉族工匠的态度更是非常尊重的,我们从蒙古人屠城的历史记载上就能看到端倪,因为称霸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在屠城时,有两种人他们是不杀的,一种是比车轮矮的孩子,还有一种就是工匠。可见,游牧民族很清楚工匠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我想赫连勃勃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枭雄,绝不可能连这点认识都没有,如果赫连勃勃采用如此恶劣的手段去谋害为其筑城和铸造兵器的工匠们,那么,胡夏政权的存在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急速的走向毁灭。

胡夏时期的兵器遗存到今天的少之又少,同样,赫连勃勃的名刀大夏龙雀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看到大夏龙雀的真容了。但是统万城的遗址历经千年的风霜还屹立在陕北大地上,我们从统万城的遗址也能够一窥当年胡夏政权兴盛时的风采。

我们从建立胡夏政权的匈奴铁弗部开始铸造百炼精钢来制造兵器。我们也能够看到,游牧民族对于铁器的重视程度。其实我们看在游牧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很多游牧民族族称或者国号都是跟钢铁乃至金属有很大的关系的,比如说继柔然之后,统领北方蒙古草原的突厥,突厥的含义就是头盔,并且突厥的主体部族阿史那部就是依靠给柔然打铁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取代突厥重新成为北方蒙古草原霸主的契丹同样也含有了镔铁的意思,并且契丹崛起于辽河流域,至今这里都是钢铁的产地,我们由此也可猜测,可能契丹也是依靠为突厥打铁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而攻灭契丹民族建立辽王朝的女真人同样以金为国号。由此可见,铁器乃至金属器的铸造和使用都是游牧民族发展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但是,他们想要获得铁器和金属器的铸造方法,就必须要跟先进的中华文化学习了,这也是游牧民族向往汉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痴人说梦:胡夏渐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