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玄幻小说 > 飘在大唐 > 章节目录(2/4)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37811/

第十五章 吴王李恪(2/4)

杨贵妃虽然不是皇后,在宫中地位最高,算是**之长。在妃嫔如云的**,她能与李世民生有三个儿子,便知李世民对她的宠爱。

杨悦见李明可怜,心生怜悯,对他和蔼。见他鼻涕出来,便招他过来,取出手绢帮他擦掉。李福看到,也跑过来,缠着杨悦要擦鼻涕。杨悦笑道:“你又没有鼻涕怎么擦。”

李福不肯,仰着小脸定要杨悦擦,杨悦只好给他比划一下。李福这才满意地笑了,说道:“姊姊,你给我当王妃吧。”

杨悦听了不由好笑,点着他的小鼻头,说道:“小坏蛋,你知道什么是王妃。”

李福道:“当然知道,王妃就是母亲跟父皇那样。”

杨悦笑着摸摸他头说道:“好吧,等你长大了再说。”

李福高兴地跳起来,叫道:“姊姊是我的赵王妃了。”

杨悦笑笑不去理他,看着池中鱼儿游来游去,心想这几日琴艺大长,不知道能不能引鱼儿出来。便向李福说道:“你去帮姊姊把琴拿来。”李福一蹦一跳地跑着去了,李明也跟在他后面一蹦一跳,果然是他的“跟屁虫”。

杨悦对着池水出神,心想:李世民的儿女好像都有点变态。高阳公主放荡误以为自己是男子迷恋自己;吴王李恪对自己的迷恋,错把自己当男人。这个小赵王李福还算最正常的一个,最起码当自己是个女子。

杨悦正出神间,“李福”已将琴取来递给她。杨悦头也不回想着鱼儿在水中自游自在,一曲庄子的《逍遥游》自指端划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神游太虚,音飘天际……一曲终了,杨悦问道:“阿福,看到鱼儿没有?”

“好一曲‘逍遥游’。”却不是李福地声音。杨悦回头看,李福不知话。

杨悦仔细一想原来是在华山遇到的“美髯公”。心想:当日在华山遇到的李德原来是吴王李恪,这个“美髯公”也定然大有来头。身在皇宫,又见他身着绣龙衣袍,心知这次没错,他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世民,忙起身行礼。

李世民笑着止住她,说道:“看来福儿口中所说的‘姊姊’便是你。”杨悦点点头问道:“赵王去了哪里?”

李世民指指她手中的琴说道:“福儿与明儿在一起,让我(注1)将琴送来。”

杨悦一怔,刚才自己出神,没想到竟然是李世民给自己送琴,心道:皇帝看来也并非传说中那样变态,处处威严,让人害怕。这**之中原来也如一般人家,也有温情,儿子也可以指使皇帝老子。

杨悦却不知,李世民今日所为却已惊世骇俗。原来李世民将李恪赶到吴地之官,心中有些后悔,如果不是他夸赞李恪才干,也许便不会有人弹劾吴王。贞观十一年,李恪也曾被御史弹劾过一次,那次是因为李世民想册封杨贵妃为皇后。“政治总是政治啊,斗争无处不在。”李世民如何会不明白这种弹劾的根本原因,只是许多事情看似很小,却让人很无奈。他想起半个月前在两仪殿与长孙无忌的一次对话……

先前李世民下旨选良家女充实东宫。太子却派左庶子于志宁婉言拒绝。李世民原本想不通原因,后来才得知原来太子宠爱萧良娣,萧良娣好妒,连太子妃都见不到太子,李治根本不敢再接受新人。因而李世民长叹一声道:“太子仁弱至此,恐非良主。”

见长孙无忌在测,不由责怪道:“阿兄劝我立雉奴,但雉奴如妇人般太过仁弱,恐不能守社稷,怎么办?”

长孙无忌一时无语辩解。因而李世民叹道:“吴王恪英果才干似我一般,我想更立他为太子,怎么样?”

长孙无忌大惊,忙道:“圣上,十月间刚刚行过立嗣典礼,怎可一年之内三变,万万不可。”四月原太子谋反,十月新太子典礼,说此话时刚刚十二月,如果再另立太子,乃是一年之内太子人选三次变化,因而长孙无忌有一年三变之说。

李世民冲口而出,说道:“难道你是因为恪儿不是你的外甥才这样说?”

长孙无忌急忙拜倒道:“圣上,并非臣有私心。只是太子性格仁厚,真乃是守业的良主。再说,立皇储何等大事,关系到国家命运,圣上岂能如儿戏一般,朝立夕改,满朝臣子如何再相信圣上。”

李世民一时不能回答,长孙无忌又道:“四月时,圣上如果更立吴王,臣没有话说,此时更立吴王,臣请圣上三思。”

李世民沉思良久,知长孙无忌所说终是实情,不得不作罢。

等到吴王被御史再次弹劾,李世民才想到自己当时对吴王的夸赞其实也是一种过失。贞观十一年那次弹劾吴王与其乳母之子赌博,这次弹劾他游猎过度。小儿博采之戏本自平常,不过玩乐而矣,便是李世民儿时也常玩此戏。这次弹劾他游猎虽然另有目的,却也是事实。自十月以来,吴王李恪一直在华山游猎,一个多月过去还不曾回来。李世民不由恼怒李恪竟然授人以柄。因而大怒,将其招回,一顿责骂。

只是吴王恪不知怎么,看上去失魂落魄。难道是因为立嗣无望,心灰意冷?李世民望着这个一向最让自己称心如意的儿子,有点后悔,不免又温言说道:“父子虽是至亲,但是我儿如果有罪,国家的法津却不能徇私。”长叹一声又告诫道:“当年汉帝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谋不轨,被霍光诛杀。为人臣子,不可不戒。”见吴王恪眼中含泪点头,心中过意不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十五章 吴王李恪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